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关注!延迟退休最新消息来了~

2024-05-16

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围绕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问题

《规划》中有了明确说法

↓↓↓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规划》提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 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

■ 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 落实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适时适度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 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

■ 完善基本医保政策,逐步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扩大老年人慢性病用药报销范围,将更多慢性病用药纳入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老年人用药负担。

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规划》指出,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龄化发展趋势,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协同促进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

■ 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起步,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护理保障需求。

■ 探索建立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参加长期护理保险的职工筹资以单位和个人缴费为主,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水平相适应的筹资动态调整机制。

■ 建立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合理确定待遇保障范围和基金支付水平。

■ 制定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标准,建立并完善长期护理保险需求认定、等级评定等标准体系和管理办法,明确长期护理保险基本保障项目。

■ 做好与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以及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政策的衔接。健全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体系。

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

《规划》提出,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

■ 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纳入相应社会救助范围,予以救助。

■ 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补贴,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提供护理补贴,并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 推动地方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

新闻多看点>>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中国面临着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发展的态势。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64亿,占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人口约有1.9亿,占总人口的13.5%;“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

来源:新华社

联合国曾预测照此趋势,2050年中国社会的人口年龄中位数将达到49.6岁,即一半人口都将在50岁以上,老龄化社会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延迟退休,很显然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其次,我国现行退休年龄相对偏低,中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这一规定制定颁布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也只有50岁左右。

这一退休年龄标准是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均预期寿命、劳动条件、用工方式等诸多因素确定的,到现在近70多年没有调整过。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多岁提高到了“十三五”期间的77.3岁。“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将达78.3岁。

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退休年龄总体偏低的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延长退休年龄是自然而然的事。

横向比较,延迟退休年龄也是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做法。近几十年来,多数国家都不同程度提高了退休年龄。据不完全统计,全球30个主要国家中退休年龄普遍都在65岁以上。

延迟退休,哪些人会受影响?

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延迟退休正式进入政府工作报告。

当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延迟退休主要涉及3个年龄群体,即原定退休年龄的60岁男性、55岁女干部以及50岁女工人。

我们假设延迟退休政策在2022年落地实施,那么以下三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

一是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二是低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三是低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是70后和80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直到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

因此,对于90后来说,到退休时估计已经完全赶上了新政。

来源:中国政府网、劳动报、央视网、新华社等

编辑:郭 兰 杨雪雯

责编:冉启香

终审:周一帆

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围绕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问题

《规划》中有了明确说法

↓↓↓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规划》提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 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

■ 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 落实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适时适度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 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

■ 完善基本医保政策,逐步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扩大老年人慢性病用药报销范围,将更多慢性病用药纳入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老年人用药负担。

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规划》指出,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龄化发展趋势,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协同促进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

■ 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起步,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护理保障需求。

■ 探索建立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参加长期护理保险的职工筹资以单位和个人缴费为主,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水平相适应的筹资动态调整机制。

■ 建立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合理确定待遇保障范围和基金支付水平。

■ 制定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标准,建立并完善长期护理保险需求认定、等级评定等标准体系和管理办法,明确长期护理保险基本保障项目。

■ 做好与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以及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政策的衔接。健全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体系。

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

《规划》提出,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

■ 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纳入相应社会救助范围,予以救助。

■ 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补贴,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提供护理补贴,并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 推动地方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

新闻多看点>>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中国面临着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发展的态势。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64亿,占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人口约有1.9亿,占总人口的13.5%;“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

来源:新华社

联合国曾预测照此趋势,2050年中国社会的人口年龄中位数将达到49.6岁,即一半人口都将在50岁以上,老龄化社会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延迟退休,很显然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其次,我国现行退休年龄相对偏低,中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这一规定制定颁布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也只有50岁左右。

这一退休年龄标准是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均预期寿命、劳动条件、用工方式等诸多因素确定的,到现在近70多年没有调整过。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多岁提高到了“十三五”期间的77.3岁。“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将达78.3岁。

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退休年龄总体偏低的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延长退休年龄是自然而然的事。

横向比较,延迟退休年龄也是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做法。近几十年来,多数国家都不同程度提高了退休年龄。据不完全统计,全球30个主要国家中退休年龄普遍都在65岁以上。

延迟退休,哪些人会受影响?

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延迟退休正式进入政府工作报告。

当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延迟退休主要涉及3个年龄群体,即原定退休年龄的60岁男性、55岁女干部以及50岁女工人。

我们假设延迟退休政策在2022年落地实施,那么以下三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

一是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二是低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三是低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是70后和80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直到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

因此,对于90后来说,到退休时估计已经完全赶上了新政。

来源:中国政府网、劳动报、央视网、新华社等

编辑:郭 兰 杨雪雯责编:冉启香终审:周一帆

相关阅读

今日热点

小编推荐